彩神-安全购彩

脱贫攻坚的湘西答卷

来源:《湘西工作》2021/2 作者:李卫国 2021-03-22 11:48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偏僻、贫困的花垣县十八洞苗寨,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从此,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从这里打响,开始书写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新时代画卷。

七年来,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下,自力更生建设家园,齐心协力决战贫困。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全村整体脱贫摘帽。2017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4668元,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发展到126.4万元。2020年,通过举办苗寨相亲会,全村33名大龄青年全部“脱单”。

七年来,湘西州各族人民特别是贫困人群,实现了不同的收获。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湘西州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决胜战的“双赢”。到2020年底,全州现行标准下65.6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县市全部摘帽,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11252元。

初心如磐,党旗猎猎飘扬攻坚一线

“党员干部走在前,脱贫攻坚就不难。”在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全州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像禾苗一样,深深扎根土地,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大力推行“州级领导联县包乡、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制度,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三走访三签字”工作,州、县市党政正职每年走遍重点贫困乡村,实地调研解决困难问题,带动了各级领导干部精力下沉到一线、各方资源聚集到贫困村,推动形成了领导精力更集中、乡镇责任更明确、部门作为更积极、驻村队员更尽职、村组干部更细心、群众脱贫更主动的浓厚工作氛围。

严格落实“州县(市)单位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户”制度,全州组建扶贫工作队1740个,对1110个贫困村和630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实现“一村一队”全覆盖。组织动员全州各级党员干部5.86万人结对帮扶16.5万户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大力推行驻村帮扶一月一走访、问题一月一清零、情况一月一上报的“三个一”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六看六查”,全面做实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全方位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问题。

行稳致远,硕果累累布满武陵之巅

坚持把抓实产业扶贫作为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州2/3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

在兴产业上,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烟叶、蔬菜和特色养殖等8大特色产业,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18亿元,11.8万户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2项稳定增收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健全一二三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体系,围绕2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4大核心景区、6个村落集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累计带动10.2万人脱贫;1110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合作社,87.3%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

在增就业上,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和济南市等地区的劳务协作,打造了“湘西焊工”“湘西电工”“湘西缝纫工”等劳务品牌,全州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7.6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28.02万人。因地制宜建成“扶贫车间”265个,带动贫困劳动力2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做实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发生态管护、乡村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农村公益性岗位近2.7万个,累计带动6.5万户贫困家庭收入达到或超过脱贫线。

在置家业上,坚持中长期与短平快相结合,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积极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经济”,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2亿元。深入开展消费扶贫,采取电商销售一批,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采购一批,联系对口帮扶地区、省直机关单位帮助销售一批,党员干部自购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切实解决农户销路难题,截止2020年底,全州消费扶贫累计销售总额达20.1亿元。

老司城之春 李智倪/摄


凝心聚力,举措连连惠遍苗乡人家

紧盯重点要点,坚持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做到攻坚力度不减、扶贫政策不变、结帮扶措施不弱、动态监测不断,确保政策落地落实。

聚焦重点地区全力攻坚。坚持把腊尔山、永龙、吕洞山和红土壤四大贫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把深度贫困村作为硬核发力的主攻方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同步脱贫为突破口,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全力打造投入支持与政策扶持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保障并重、短平快与中长效产业并重、“扶智”与“扶志”并重的深度贫困地区升级版脱贫攻坚工程,7年来累计筹集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154.39亿元。

围绕特殊人群重点帮扶。针对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全州统筹落实农村低保、特困救助、扶贫助残等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政策架构,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1.8亿元,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726个,养老服务机构161家,加强与住房、教育、产业、医疗、就业等扶贫政策衔接,全面解决好重点人群吃、穿、住、医、教等难题,确保稳定脱贫。

紧盯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累计投入资金62亿元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241所,增加学位6万个,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年均资助学生60万人次以上,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全面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等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一站式”结算服务累计惠及群众42.5万人次,特困患者实行特殊报销;全州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建成安置住房1.97万套204万平方米,1.98万户8.18万建档立卡群众全部迁出了穷山窝,搬进了新家园;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75万户,实现了“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展望未来,信心满满衔接乡村振兴

在坚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乘势而上,擘画未来。

扎实巩固“送一程”措施,实时关注贫困群众脱贫后的生活状况,及时纾困解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因素上持续用力,使脱贫家庭在融入脱贫产业上再巩固、在提升脱贫技能上再强化,以更加精准务实、持续有效的措施帮助脱贫家庭固本培元、强健根基,达到“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效果。

扎实培养“领头羊”队伍,全面推广落实“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着力优化村“两委”结构,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选、育、管、用的系统化培养。同时,加大高校毕业生、优秀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有成人士等人员回引力度,把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稳定在农村一线,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领头羊”队伍。

扎实完善“防返贫”机制,建立健全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全面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开辟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扶贫数据与州内公安、教育、民政等行业部门的数据实时共享,并依据监测预警信息,逐一实施精准帮扶,让脱贫攻坚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1.55万平方公里的湘西大地上,大山里炊烟与青山共舞,原野间溪流和小鸟共融,苗寨里乡愁与游人相拥,沈从文笔下展现的、黄永玉丹青描绘的、宋祖英民歌唱响的神秘湘西,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晖,300万湘西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上,用7年时间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湘西答卷”。

(作者系州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