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安全购彩

关于湘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湘西工作》2021/2 作者:州科技局 2021-03-22 11:43

一、湘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新合力。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三联”、产业链“链长”制度,连续5年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有关指标列入县市区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全面小康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以及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和人大执法检查范围,全州上下重视、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举措、工作合力明显增强。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创新局面。2020年,全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98亿元,同比增长31.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26.78%,占GDP比重约为6.7%。经宣传发动、协调沟通,2020年全州已分两批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0家,53家企业通过(含复核),目前全州达123家,增幅达36.7%,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达226家,同比增长117.3%。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三)高新技术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2016年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2017年泸溪武溪工业集中区获批省级高新区,2019年湘西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申创工作进入科技部以升促建调研名单,正式取得创国的“准考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工程实验室、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院士工作站均实现零的突破,泸溪县获批创新型县市,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达到21家。

(四)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微细球形铝粉、山地农机、米良系列猕猴桃等一批自主创新高科技产品和重大关键技术不断涌现。全州专利授权总量达到290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2件,分别增长10.6%、14.7%,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59亿元,同比增长57.36%。大力引培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合作院士近10人,官春云院士工作站已落户我州,培育和引进“百人计划”人才3人、高层次紧缺人才600余人、外国专家100余人,高端创新创业团队7家,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疗示范基地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共17家(不含吉首大学),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五)高新技术科技投入迈上新台阶。2020年,完成研发准备金备案的企业140家,增幅40%;全社会R&D经费总量预计为8.67亿元,同比增长98.6%;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2%。通过加大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奖补力度,企业科技创新热情高涨,研发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全州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近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普遍达到3%-6%,个别企业甚至接近10%。三年内,全州共组织发动州内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申报州级及以上科技创新项目379项,共到位资金1.44亿元,安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共1662万元。

二、湘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质量不高。一方面,我州高新技术企业尽管增速较快,但基数太低,仅占全省1.5%,省内邵阳市、怀化市分别是我州的1.8倍和2.8倍,且今年上报数量均超过我州。同时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7%,离怀化市16.7%,邵阳市19.5%、我州“十三五”规划的20%的目标以及全省23.20%的平均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我州缺乏百亿级的产业集群,缺乏科技型领军企业,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偏少,中高端产品偏少,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严重依赖高校和科研院所。而邵阳市打造了全产业链的百亿级“中国(邵阳)特种玻璃谷”;怀化市已拥有正清制药、正好等多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中药企业,中医药健康产业已超过300亿。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我州院士、科技领军人才等高端科技人才匮乏,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数量偏少、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尚为空白,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国家创新服务平台偏少。省内怀化市、邵阳市建有远超于我州的省级及以上平台,同时院士工作站和产业研究院、技术研究院,平台质量和创新实力均高于我州。全州技术市场交易额不到怀化、邵阳的15%。另外科技金融等成果转化指标在全省占比很低。

(三)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压力较大。2019年我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63%,离怀化1.8%,邵阳1.64%,我州“十三五”规划的2%目标,以及全省1.98%平均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离科技强省2.5%的目标相差更远。同时全州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63%,远低于全国4.3%、全省1.7%水平,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我州经济稳增长任务艰巨,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压力增大,个别企业正处于爬坡过坎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压力较大。

(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纳统口径不全。我州高新企业占纳统对象的76.2%。邵阳市占纳统对象的19%;怀化市占纳统对象的51.6%,同时纳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55家,占比为46.6%,而邵阳市与怀化市高新纳统对象中规模以上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相比之下我州高企入统占比更大,统计纳统对象基数明显低于两市;规模以上企业占比少,高新产值体量小,纳统口径相对衔接协同不畅。

三、湘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高站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调度力度。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按季度或半年调度一次产业发展情况,由分管副州长(或产业链长)每月或每季调度一次产业发展情况,将交办问题纳入州委州政府重大工作督查范围,推动产业飞速发展。二是建立完善产业集群、产业链专抓队伍。重点对州委确定的五条新兴优势产业链、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三个省级产业集群建立专班,实行州级领导兼任的链长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相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将园区发展、产业发展与干部使用和绩效奖励挂钩,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将优惠政策兑现纳入州政府重大政策推进办重点督查范围,形成“良者上、劣者下”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向上对接汇报力度。建立厅州会商机制,推进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难题,争取重大项目。

(二)高品质做大高新技术核心增长极。一是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科技园区。按照在武陵山片区率先振兴、率先崛起和“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总体思路,力争2021年国家高新区成功获批,2025年全州8县市实现省级以上科技园区全覆盖。二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加快建成泸溪省级创新型县市,并在适当时候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全面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水平,力争湘西自治州获批全省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先进市州,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和自主创新水平。三是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四上企业”倍增计划,加大本地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做好应统尽统工作,确保实现创新型企业主体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力争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高标准建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建设好创新型平台。充分发挥州内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创建湘西自治州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建好产业研究院,力争高新技术领域基建有新突破。二是建设好孵化型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孵化型平台,提升平台承载和服务能力。支持武陵山片区湘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推动湘西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双创特色载体、湘西创新创业大厦创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西)分市场。三是建设好服务型平台。围绕区域合作平台服务型建设,加强与先进区域、发达地区合作,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力争在球形铝粉等产业领域建立一批区域合作平台。四是加快打造一批产业创新高地。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在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实现“五链”高度融合,重点力争在铝基复合材料、智能小家电、土家医药、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州科技局领导带队调研泸溪县高新技术企业


(四)高质量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一是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及团队。依托州内高校、医院、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培育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加快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政府专家智库、博士专家服务团。依托长沙“科创飞地”,加快州人民政府、州内企业与中科院和省各高校、科研院所校合作,建立湘西(长沙)“研发总部”,实现柔性引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二是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吉首大学、湘西职教集团、各科研院所、医卫机构等单位作用,培育发展一批职业技术人才。实施特色产业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制度,充分发挥“名师”、“名医”、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示范带动作用,引领老百姓学习实用技术。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力支持职业农民和农技特岗生培养,建立与农业扶持项目相挂钩的职业农民培养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培育发展技术人才队伍。


(执笔人:翁立志 龙滢升 贾明鑫)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