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安全购彩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

来源:《湘西工作》2021/2 作者:州委改革办 2021-03-22 11:27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科技水平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为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


【政策聚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第十八条“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开展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支持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提高智力密集型项目间接经费比例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加快科技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工资分配自主权,健全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编制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使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二是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在重要领域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三是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更多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四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五是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一是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二是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成果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完善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修订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及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和科技创新咨询制度。三是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类科研院所市场化、企业化发展。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四是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鼓励商业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预期收益质押等融资方式,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服务。五是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他山之石】

天津市: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包括收入分配机制、资金支持、容错机制、转化服务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二是提出创新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制度。三是围绕教学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国有企业科研人员股权分红等作出新规定,有效提升科技人员获得感。四是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提出完善科研组织模式、赋予财务自主权、探索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新政策新举措。五是围绕健全激励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离岗创业、完善落实机制和加强宣传引导等提出一批新政策,营造识才爱才引才用才良好环境。

浙江新昌县:作为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资源小县,新昌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振兴实体经济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以激发企业主动性和能动性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为突破口,抓制度供给、抓示范工程、抓环境营造、抓组织领导,开展了新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综合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了“小县大科技”的特色模式,实现了从浙江省次贫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2017年,新昌县成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首个设立在县一级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2018年,新昌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在中国创新百强县榜单中位列第18名。2019年,“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一套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效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动力,大幅提高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益,带动省内20家高校院所相继开展试点,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试验”。


【湘西探索】

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引领 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创中心


近年来,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着重建设创新创业园等“一园六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有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武陵山片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样板区、特色农业的示范区、农民先行脱贫致富的带动区。一是加快科技引领创新。坚持科技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品种如何改良、产品如何保鲜、病虫害如何防治等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坚持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广以有机肥替代、微生物肥替代为重点的新一代规模化果蔬基地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实现黄牛、乳鸽、生猪等规模化养殖基地粪污的有效利用及种植业基地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控。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园区集聚了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及一批专家工作站、园区农检中心等平台。二是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推进。围绕优势产业升级,构建从“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产业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形成“黄牛养殖与茶园种植—肉制品与茶叶加工—粪污与秸杆等加工有机肥—有机肥发展有机茶园”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为园区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开辟模式、打造样本。大力培育“十八洞”公共品牌,将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十八洞黄金茶”、“十八洞猕猴桃”等公共品牌的引领效果突显。三是加快人才引进支撑。园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湖南农大等数十家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由湖南农业行业的“院士天团”领衔,“茶、畜、加”多板块专家全力配合,对我园区的茶产业等主导产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正式组建官春云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多功能油菜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就湘西黄牛规模化养殖的早春非常规饲料保障进行研究与技术推广;引进印遇龙院士团队入驻湖南湘西黄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湘西黄牛养殖排放物及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并由刘仲华院士领衔,组建湘西州—湖南农业大学茶产业联合研究院。


印家界生态农业公司为龙山百合插上科技翅膀

龙山百合种质资源育种培育基地


龙山县百合种植历史悠久,近十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种植区域涵盖全县21个乡镇(街道)5万余农户,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全国“百合之乡”。但长期以来龙山百合种植一直沿用种球直接留种等传统的方式,没有开展良种繁育选育。同时,受耕地面积有限无法全面实施土地轮作、部分种植户用药施肥不当、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导致百合种球带菌带毒严重,品种老化退化突出,品质和单位产量呈下降趋势。对百合良种繁育、防病治虫、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的成套技术基础研究较为欠缺,导致百合在种植、育种、加工等环节上缺乏科技支撑,严重制约产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印家界农业公司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开辟实验地块,开展百合有机无农药无公害绿色种植试验示范;广泛收集全国及全球的百合种质资源,开展品种特性选育繁育;充分利用百合根、茎、叶等资源,深度研发百合加工产品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推广绿色种植,提升百合品质。在国家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公司在洗洛镇欧溪村开辟200亩试验地块,进行了百合种球脱毒技术、百合高效规范简化种植新技术、百合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百合种植新模式集成技术试验示范,探索百合有机绿色种植技术,提升百合品质。二是开展品种繁育,推进持续发展。公司基地收集种植了全国及全球的595份百合种质资源,建立了世界百合种质资源库。通过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编目、繁种,进行品种基源及抗逆性、抗病虫性和品质特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的数据对比,开展鉴定和评价,筛选适合龙山地理气候特征的品种,并进行推广。三是研发多元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利用龙山百合生长期不同阶段的根、茎、花、叶、果籽等优质原料,进行深度研发加工,已开发出龙山百合绿茶、龙山百合花茶、龙山百合系根茶、龙山百合天籽茶、龙山百合面膜等5个主打系列产品。根茎花叶果籽的全面利用为种植户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四是培养科技人才,夯实发展基础。建立行业种植新标准“优质、抗病、规范化种球生产技术体系”,加强与湖南农大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聘请国内37位权威专家进行百合的相关技术产品研发,并通过他们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目前,已培养了龙山县内21名技术人员从事百合相关研究工作,真正起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效果,有力推动龙山百合产业技术发展。

公司先后获得了省发改委颁发的“百合种质资源创新与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科技厅颁发的“湖南省龙山百合科普示范基地”称号,先后得到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新华社的推介报道。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